• 客服热线:
    0755-23405280
    服务热线:
    400-0900-856
新闻资讯
News Center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其他资讯
水域救援机器人 中国应急管理行业标准
发布时间:2025-09-17|作者:李李

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水域救援装备正逐步向智能化、远程化、高效化方向发展。作为现代水上救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水域救援机器人凭借其快速响应、精准定位、远程操控等优势,已在全国多地应急管理部门、消防救援队伍及水域救援中心得到广泛应用。为规范产品性能、保障救援安全、提升行业整体水平,中国应急管理部牵头制定了《水域救援机器人 中国应急管理行业标准》(以下简称“标准”),标志着我国水域救援智能化装备迈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。

水域救援机器人 技术要求与功能规范

该标准首次明确了“水域救援机器人”的定义:指可通过无线遥控或自主导航方式,在开放水域中执行人员搜救、物资投送、环境监测等任务的智能化水上救援设备。标准对机器人的基本性能提出严格要求,包括续航时间不低于30分钟、最大航速不低于6米/秒、抗风浪等级不低于4级、遥控距离不低于800米,并具备防水、防撞、自动回正等功能。

此外,标准还规定了水域救援机器人必须配备高清摄像头、GPS定位系统、远程语音对讲装置、救生浮具投放机构等核心组件,确保在复杂水域环境中实现“看得清、控得稳、救得准”。

水域救援机器人 安全与测试认证体系

为确保产品在真实救援场景中的可靠性,标准建立了完整的安全测试与认证体系。所有上市销售的水域救援机器人必须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、极端环境运行测试、长时间连续作业测试以及模拟落水人员拖拽测试等十余项严苛检测。

应急管理部指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认证,并实行“一机一码”管理制度,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可追溯。此举有效杜绝了低质伪劣产品流入救援市场,保障了救援人员与受困群众的生命安全。

水上遥控救生器,遥控救生圈,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,水上救援机器人,U型电动救生圈

水上遥控救生器,遥控救生圈,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,水上救援机器人,U型电动救生圈

水上遥控救生器,遥控救生圈,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,水上救援机器人,U型电动救生圈

水上遥控救生器,遥控救生圈,水上遥控救生机器人,水上救援机器人,U型电动救生圈

水域救援机器人 应用场景与部署建议

标准不仅关注产品本身,还对水域救援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指导性建议。适用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近海等复杂水域的应急救援,尤其在夜间、急流、浑水、低温等高危环境下,水域救援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先行介入,降低救援风险。

标准建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根据辖区水域特点,合理配置不同型号的水域救援机器人,并定期组织操作培训与实战演练,确保“人机协同”高效配合,全面提升水域救援响应能力。

水域救援机器人 未来发展与行业展望

水域救援机器人 中国应急管理行业标准》的发布,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,为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采购和使用提供了权威依据。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5G通信、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,水域救援机器人将向集群协同、自主识别、智能决策等方向发展。

行业专家预测,该标准将加速市场整合,推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,促进我国水上救援装备走向国际化。可以预见,“水域救援机器人”将成为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。